2025年3月23日,民盟盟员毛晓宝在北京某拍卖行拍得归德知府苏完文悌为商丘文雅台篆书四条屏拓片一套。拓片长109厘米,宽31.5厘米,共四条,内容为南宋理学家朱熹和哲学家陆九渊之间的一段名人轶事。此拓片为首次发现,对研究文雅台及商丘归德府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拓片释文:朱晦庵为南康守,春日,陆子静往访,晦庵与泛舟而乐曰:“自有天地以来,即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乃登白鹿洞书院讲席,请子静讲《君子喻义章》,听者如堵,当时说得痛快,坐中至有流涕者,晦庵深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光绪已丑五月朔绿杉文悌篆刻于归德府之文雅台,刻石人杜兴云,其工甚佳,故留其名。“守河南归德府”印章四方清晰可见。其书法宗清代篆书大家邓石和吴大徵。
文雅台是孔子在宋国讲学的重要遗址。孔子应弟子司马耕邀请来到此地,在大檀树下授课,宣传儒家学说和政治主张。因与司马桓魋(司马耕堂兄)政见不合,其讲学的大檀树被砍,孔子遂留下“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的浩然正气之语。西汉梁孝王在此建亭台楼阁,尝邀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等在此燕集倡和,故有文雅之名。
苏完文悌,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仲恭仰白,号绿杉,绿杉居士,斋号绿杉野屋,生于1850年左右,凭借高贵出身,进户部做了笔帖式,官至户部五品郎中,后任归德知府,在任三年因丁忧回京,后留京任职监察御史。
毛晓宝为河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长期致力于商丘文化的传承和实物资料收藏,以收藏、研究、展示和服务社会为己任,现藏古籍10000余册、历代碑拓3200余幅(册)、商丘历代实物资料800多件,为商丘文化传播及殷商文明溯源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